为了促进学科发展,建筑与设计学院于2015年9月22日在建筑馆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工业设计系全体教师座谈会。建筑与设计学院沈中伟院长、党委副书记栗民、院长助理杨青娟、刘春尧,工业设计系徐伯初教授、系主任黄涛教授、副主任董石羽副教授以及全体教师们出席了本次会议。
教师们围绕教学、科研、实验室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。教师们提出学院建立木工、精工实验室的建议,外聘有经验与责任心兼备的老师进行教学。徐伯初教授指出,学生能够自己做东西非常重要,这将成为学生离校工作后的优势。但是,实验室的建立还面临安全、师资、资金等一系列问题,其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,一定要多加重视。
张静老师提出改变我院艺术类招生模式的设想。招生考试可以效仿各大美院加出考察学生思维模式的题目。可以加重招生考试分数中文化课所占比例,在原来专业课70%、文化课30%的基础上进行改变。“艺术考试不能成为同学们逃避学习,避重就轻的手段。”董石羽教授说。刘春尧老师指出,在改变艺术类类招生模式的同时,还应注意人才选拔质量与控制招生总量之间的辩证关系,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。
黄涛老师转达了艺术设计系吴贵凉老师的建议。第一,科研成果的展示应各显其能,专业打包,发挥优势。第二,应建立公平竞争的科研平台,细化团队组建和课题申请的模式。课题由教师委员会评审,没有申请过课题的老师可以公平竞争。建立专项科研基金,由学术委员会评定后进行发放。第三,大二及以上年级推行工作室制度,学生可自由选择工作室。
另外,教师们还建议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投入到生活中去,学习成果面向社会进行宣传,以此来考察学习成果,在改进的同时也能够收到鼓舞。请成都各大公司的交互设计师为同学们举办讲座,学习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搭建桥梁。教师们还集中探讨了学生活动的开展、设计协会的扩大、考勤制度、教学大纲的统一以及学院走廊导视系统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。
沈中伟院长对老师们的教学热情以及积极地发言表示感谢。他希望工业设计系能够做到以学科统领专业、统领教师、统领资源。以设计大学科的角度看待产品设计专业的发展道路,探索科学内涵,根据全国坐标找准自身定位。争取建筑、艺术、设计专业三位一体发展。辩证地看待主流与特色的关系,强调“入主流、求特色、发声音”。要求组织教师参加国际、国内主流的学术会议,提升教师的理论高度,努力在一到三年的时间内把学科排名与学院排名搞上去。提倡教学改革,要求教师关注国内外近年来的办学动态和学术潜力,出奇制胜,敢于登险峰。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,重视学院设计基础教育和全校的设计通识教育,体现教育的非公益性。同时,他还把学院教师比喻为在雨中奔跑的人,提倡实行“313工程”,要求工业设计系每年做三件出亮点的事、学科排名加一分、国际国内顶级竞赛三项奖。
最后,徐伯初教授表示,把个人的规划做好就相当于把学院的工作做好。应该将科研目标落实到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上,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,体现新学院的新面貌。